冬,至了
白晝漸行,夜晚消短,太陽也偷懶了,晚晚升起,早早落下,陽光也不耀眼,冬,至了。在中國文化中冬至充滿了期盼,具有深刻的意蘊,相傳“冬至”最早被周公測出來,因此有了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(jié)氣之首的說法。從先秦到漢代,人們用它去推算備種的日子,何時春耕?何時寒食?冬至乃是萬物的開始。
冬至是節(jié)氣,也是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古老又熱鬧的日子?!敖贾酪?,迎長日之至也”周朝時,冬至日皇帝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冬至祭天大典,敬天地,安社稷,為蒼生祈福。此后歷朝歷代沿襲,禮成后百官互賀,官家有禮儀,民間有活動。冬至大如年也源于此,冬至是寒冷的警鐘,或者戶外就是冰天雪地,此時此刻一家人常常足不出戶,大家圍坐在火爐旁一起吃著香嫩可口的餃子,品味著收獲的滋味,談論著過去的得失,暢想著未來的希望。冬至吃餃子已經(jīng)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風俗。
冬至,寒氣最盛,一年中最漫長的夜晚,陰氣也達到了極點,只要跨過這個臨界點,陽氣便開始蓬勃生長,往后白晝一天比一天長。冬至,滿懷希冀與轉(zhuǎn)折,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,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。人生就是這樣來來回回,周而復始。我們始終都相信時間有一種魔力,它可以撫平一切,所有的幸運都將朝我們走來。(王亞妮)